详情

@修水县第四中学全体师生及家长,这份开学收心指南请查收!

焦点资讯 1078阅读
你与氧气共存亡i
你与氧气共存亡i Lv.10楼主+关注
08-26 09:25 来自修水


开学收心指南

请查收!

敬的老师、家长,亲爱的同学们:

夏意渐敛,秋光正好,当假期的蝉鸣悄悄淡去,校园的铃声已轻轻叩响新程。告别了松弛的休憩时光,我们即将怀揣期待重返课堂。为帮助每一位师生平稳跨越“假期模式”与“校园模式”的鸿沟,快速找回专注的节奏、点亮成长的方向,同时凝聚家校共育的温暖合力,学校特制定本开学收心指南,愿以细致的指引,伴大家以最佳姿态,奔赴新学期的每一场精彩。


一、致全体教师:做好“引路人”,以专业细节帮学生“稳过渡”

1. 教学规划:科学衔接,让学习“软着陆”

精心设计并上好开学第一课,唤醒学生学习状态。开学前围绕“旧知唤醒”与“能力预热”设计课程。一是“旧知唤醒”,梳理上学期学科核心知识点,帮助学生快速唤醒知识储备,避免知识断层;二是“能力衔接”,每学科首周要设计能力过渡课,帮学生快速找回学科学习的核心能力,平稳衔接新学期学习要求。同时,要“分学段”调整节奏,根据学段特点差异来规划教学节奏,适配不同学段学生成长需求。

2. 学生关怀:精准施策,解心理“小困惑”

(1)建立“三维观察机制”:开学第一周,要从“出勤情况”(是否迟到、请假)、“课堂表现”(是否走神、参与互动)、“课后状态”(是否主动交流、作业完成质量)三个维度记录学生状态,对连续2天出现异常的学生,及时开展“一对一”谈心,了解背后原因。

(2)加强家校沟通:开学首周内,班主任要通过电话、微信或家长会,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状态,同时了解学生假期在家情况,对存在“收心难”问题的学生,与家长共同制定“个性化调整方案”。

3. 班级建设:多维赋能,造集体“归属感”

(1)打造“沉浸式班级环境”:以“看得见的温度”为核心,除常规布置外,增设“成长展示区”,展示假期表现优秀的同学作品等;初三、高三班级可张贴“班级目标墙”“同学鼓励便签”,营造积极向上的备考氛围。

(2)明确“人性化班级规则”,让学生共同讨论课堂纪律、卫生分工、作业提交要求等,对规则内容进行细化,同时制定奖励机制,用正向激励引导学生遵守规则。

(3)聚焦“让每个学生都被看见、被接纳”,引导学生在协作、倾诉与陪伴中建立情感联结,让班级从“学习场所”升级为“心灵港湾”,切实筑牢集体归属感。


二、致全体家长:做好“护航员”,以科学陪伴助孩子“快适应”

1. 作息调整:循序渐进,给身体“缓冲期”

(1)执行“阶梯式作息计划”:提前启动调整,每天比前一天提前15-20分钟起床,固定早餐时间(07:00),晚上根据学段确定入睡时间(初中21:30前、高中22:30前);睡前1小时关闭所有电子设备,可通过“听轻音乐”“聊一聊当天趣事”帮助孩子轻松入睡,避免睡前刷题、刷短视频而使大脑兴奋的不良习惯。

(2)模拟“校园饮食节奏”:减少假期零食、甜食、油炸食品的摄入,增加鸡蛋、牛奶、杂粮、蔬菜等营养食材;早餐以“高蛋白+易消化”为主,午餐、晚餐搭配荤素,模拟学校用餐时间(如午餐12:00、晚餐17:30),让肠胃逐步适应校园饮食规律。

(3)增加“晨间唤醒活动”:早上起床后,可陪孩子做5-10分钟的轻度运动,如拉伸、跳绳、散步等,帮助孩子快速清醒,避免早上赖床、匆忙赶学的现象。

2. 习惯培养:从“扶”到“放”,让孩子“主动做”

(1)参与“开学准备清单”制定:和孩子一起列出自理任务清单、学习用品清单,让孩子自主完成整理,家长仅在旁提醒,培养责任意识。

(2)强化“电子设备管理”:与孩子共同制定“电子设备使用规则”,明确使用时间(如周一至周五不玩电子产品;周末每天可玩2小时,分两次使用)、使用场景(如吃饭、睡前不使用);家长可通过“设置屏幕使用时长限制”“与孩子约定使用后主动上交”等方式监督,避免孩子因“电子瘾”而影响学习专注度。

3. 心理疏导:正向引导,给孩子“安全感”

(1)多用“积极语言”替代“负面提醒”:避免说“开学又要早起了,肯定起不来”“假期玩疯了,开学肯定跟不上”,改用“快开学了,你有没有特别期待和同学一起参与什么活动呀?”“你假期表现不错,新学期肯定也能快速适应学习节奏”,传递对孩子的信任。

(2)倾听“孩子的焦虑”并共情:若孩子抱怨“不想开学”“担心学习跟不上”,先耐心倾听,再一起分析问题、寻找解决办法。

(3)营造“开学仪式感”:开学前1天,和孩子一起做“开学准备”,晚上一起回顾假期的成长,多给孩子一些肯定与鼓励,让孩子带着期待迎接开学。


三、致全体学生:做好“实践者”,以主动自律让自己“赢起点”

1. 作息管理:对“坏习惯”说“不”,保持好状态

(1)用“双闹钟+睡前准备”保证起床:设置两个闹钟(一个放在床头,一个放在需要起身才能拿到的地方),睡前一晚整理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、要带的学习用品,避免早上匆忙;早上起床后,可通过喝一杯温水、做简单拉伸,快速让身体清醒。

(2)用“分段休息”避免上课犯困:中午利用午休时间休息30-40分钟,下午课间到教室外走动、远眺,缓解眼睛和大脑疲劳。

(3)用“替代活动”戒掉“睡前刷手机”:如果习惯睡前看手机,可把手机交给家长保管,改用“睡前背5个单词”“写3句当天的心情日记”,让大脑逐步从“娱乐模式”切换到“休息模式”。

2. 学习规划:从小目标入手,找回“学习感”

(1)制定“可落地的小目标”:不要定“新学期考全班第一”这样的大目标,而是拆分成具体的小任务,如“每天上课主动举手回答1次问题”“数学作业当天错题当天订正”“每周背1篇英语范文”,完成一个小目标后,给自己一个小奖励(如周末看一场电影、吃一次喜欢的零食),积累成就感。

(2)用“时间管理法”提高效率:写作业时要专注,避免边写边玩;每天花30分钟“复盘”当天学习内容,在笔记本上标注“听懂的知识点”“没懂的疑问”,第二天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,不留知识漏洞。

(3)用“提前预习”降低课堂难度:每天预习第二天的课程,重点看课本中的例题、概念、公式,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“看不懂的地方”,带着问题上课,更容易跟上老师的节奏,也能增强课堂互动的自信心。

3. 人际交往:主动融入集体,让校园更有趣

(1)用“主动问候”拉近距离:见到同学主动说“好久不见,假期过得怎么样”,见到老师主动问好;新班级的同学可通过“借文具”“问题目”“一起排队打饭”开启交流,慢慢熟悉彼此。

(2)用“参与活动”拓展朋友圈:积极参加班级活动,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(如喜欢画画就参加黑板报制作,喜欢运动就参加篮球队),在活动中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(3)用“真诚沟通”化解矛盾:如果和同学、老师产生小误会,不要冷战或逃避,可主动说“之前那件事,可能我有点误会,我们可以聊一聊吗”,真诚的沟通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,也能让校园生活更开心。

4. 心态调整:接纳“不完美”,给自己“耐心”

(1)接受“刚开学跟不上是正常的”:不要因为一次作业写错、一次小测成绩不好就焦虑,告诉自己“刚从假期回来,需要一点时间适应,慢慢调整就会好”,可以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,每天看1-2道,逐步改进。

(2)用“积极暗示”鼓励自己:每天早上出门前,对着镜子说“今天我会认真听课,积极发言,一定会有进步”;遇到困难时,想想自己假期的成长(如“我假期能坚持每天跑步,现在也能坚持认真学习”),增强自信心。

(3)及时“寻求帮助”不硬扛:如果觉得学习压力大、情绪不好,或者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,及时向老师、家长或好朋友倾诉,他们会给你建议和支持,不要一个人憋在心里,学会求助也是一种成长。


秋光为序,步履不停;新程已启,未来可期。愿老师们以仁爱之心点亮讲台,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温度;愿家长们以陪伴之力守护成长,让每一份期待都化作动力;愿同学们以少年之志奔赴热爱,让每一段努力都绽放光芒。让我们家校携手、师生同心,在新学期的画卷上,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!


修水县第四中学

2025年8月25日


—END—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城市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