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
重磅!今天,《江西日报》整版聚焦修水“无中生有”的工业突围!

焦点资讯 1030阅读
辰濡
辰濡Lv.7楼主+关注
09-18 08:46 来自修水



9月16日,江西日报整版《愚公移山 产业突围》报道了我县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前,以其“无中生有”的模具产业突围之路,书写了一段鲜活的“愚公移山”式发展传奇,探索出一条山区县的工业突围新路。



修水县城航拍


江西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调试设备


豪斯特研发中心


2024年11月10日,修水百亿模具数字产业园入园企业集体开业仪式举行


修水县模具数字产业园


欧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


耐斯机械生产车间


  赣北山区,修水河畔,一场关于产业突围的实践正在这里火热进行。没有铁路穿越,不靠长江水道,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,修水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前,以其“无中生有”的模具产业突围之路,书写了一段鲜活的“愚公移山”式发展传奇。修水县计划用三年时间,至2027年打造营收突破百亿元的模具数字产业园,探索出一条山区县的工业突围新路。

 缘起:山区县的工业突围抉择

  修水地处赣北山区,曾是典型的“老少边穷”地区。“修水过去是个农业县,工业基础薄弱,区位条件受限,经济发展长期滞后。”修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坦言:“没有区位优势,没有产业基础,我们发展工业的难度比其他地方大得多。”

  转机出现在2022年。新一届县委、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,发现修水虽然缺乏传统工业基础,却拥有一个独特优势:全县有近万名在外从事模具行业的乡贤和技工,其中不乏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。“模具是工业之母,产业链长、带动力强,正好适合修水这样需要突破的山区县。”县委书记在调研中指出。

  经过多方论证,修水作出了一个让外界惊讶的决定:将模具产业确立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,举全县之力打造百亿模具产业集群。这个决策的背后,是修水人“大山沟里搞工业、石头缝里建工厂”的勇气和决心。

  攻坚:三年磨一剑的奋斗历程

  确定产业方向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修水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土地问题。模具产业园选址地需要削平400万立方米土石,工程量大、工期紧。“那段时间,模具办工作人员和工程施工队都是争分夺秒地干。”修水县模具办常务副主任回忆道。

  资金是另一个难题。修水创新投融资机制,争取省市支持,成立了全省第一只5亿元模具产业引导基金,创新推出“模具贷”专属信贷产品。截至目前,已投放基金3.2亿元,发放贷款3.5亿元,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。

  人才瓶颈同样突出。修水县政府与九江职大共建模具产业学院,在县职业中专开设模具订单班,推行“招生即招工、入校即入职、毕业即就业”的培养模式。预计三年培养输送1500多名技能人才。

  经过三年奋战,修水模具产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。截至目前,全县模具企业总数达68家,今年1至8月营收突破35亿元,同比增长45%。与2022年同期相比,企业总数净增50家,营收实现翻番,预计全年营收可突破50亿元。

  创新:共享模式破解行业痛点

  模具行业重资产、高门槛的特点,让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。修水创造性提出“大企业建平台、小企业用平台”的共享模式,有效破解了这一行业难题。

  园区投资18亿元打造了六大共享平台:研发平台聚集创新人才500余人,自主研发“智一”软件,实现图纸、模型共享,效率提升40%;制造和试模平台配备业内高端设备和国内首台3200吨试模机,设备共享率达72%,企业采购成本降低30%以上,缩短制造周期15%。

  “共享模式让我们这样的小企业也能用上高端设备。”园区友航模具配套城内一家小型模具企业的负责人说,“如果自己购买这些设备,根本负担不起。现在通过共享平台,我们可以按需使用,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。”

  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另一个创新亮点。修水与华为合作共建“模具智慧云工厂”,打破企业间的“信息孤岛”,实现全流程云协同。目前,链主企业江西模界荣耀科技平台有限公司已成功获批省级数智工厂,江西伊启实业有限公司成功获批省级“小灯塔”企业,耐斯机械、哲盛机械等重点配套企业已完成数字化改造,预计今年全产业链数字化率将超60%。

  招商:从单打独斗到链式集聚

  修水改变传统“撒胡椒面式”的招商模式,创新实施链式招商,绘制产业地图,按图索骥,精准招商。

  “归雁经济”成为修水招商的一大特色。东莞模具协会会长姚小春返乡投资,带动48家上下游企业落户修水,涵盖钢材加工、表面处理、刀具辅料等关键生产环节。“我是修水人,回乡投资既是因为乡情,更是看中了家乡发展模具产业的决心和潜力。”姚小春说。

  修水创新“一二三”招商工作法:一是全县“一盘棋”,组建18支专业招商团;二是聚焦修水籍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两个重点;三是运用筑巢招商、资本招商、以商招商三种模式。今年1至8月,新签约产业链项目31个,总投资176.62亿元。

  通过链式招商,修水已引进模具上下游产业链项目68个,其中投产44个,本地配套率达62%,初步形成从研发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。

  赋能:全方位要素保障体系

  修水围绕要素保障重点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  土地方面,“四个一批”,让“沉睡资产”长出产业。嫁接一批,对产品有市场但老板“躺平”的企业,政府牵线行业龙头“带单入股”;收储一批,对不符合产业导向、整改无望的企业,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,纳入政府标准地池;破产一批,对资不抵债的“僵尸企业”启动快速破产通道,释放土地136亩;清理一批闲置厂房,采取“腾笼换鸟”方式,两年累计清理闲置用地面积3.6万平方米,依托“腾笼换鸟”盘整土地,新引进9家模具配套企业。

  金融方面,“模具贷+基金群”,把融资成本降下来。修水用“基金+信贷+贴息”组合拳,采取“股权+债权”联动模式,对落地模具项目给予10%至15%的资本金支持,目前已投资项目11个,撬动社会资本21亿元。2024年,依托本土上市公司欧克科技,再设立15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金,形成“产业+资本”双轮驱动;联合九江银行、农商银行量身定制“模具贷”,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降至3.8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0个基点。今年1至8月,全县新增制造业贷款28亿元,同比增长41%。

  人才方面,“订单班+产业学院”,让本地学子成为产业工匠。校企联合“双主体”,在修水中专开办“模具订单班”,课程体系由企业“点单”,学校“接单”,把课堂搬进车间,把技师请上讲台。另外,打造人才生活配套“15分钟圈”,园区新建8栋人才公寓,拎包入住租金仅每平方米3元,拥有幼儿园、小学等配套设施。

  服务方面,“首席服务员+‘一链办’”,让要素围着项目转。要素整合得再好,如果服务跟不上,照样掉链子。修水把“全生命周期服务”写进要素保障方案,县领导担任首席服务员,对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一对一挂点,园区设立模具产业“一链办”专区,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.5个工作日。修水县宁威工业服务有限公司承接融资、建设等12项职能,企业拎包入驻平均比自建缩短18个月。

  成效: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

  修水模具产业的发展,带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整体提升。今年1至8月,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.6%,工业固投同比增长19.9%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户。模具制造、自动化设备、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协同发展,产业生态逐步完善。

  更可喜的是,模具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增收和人才回流。2025年豪斯特公司产能扩大3倍,用工从800人增至1200人,70%是本地学子,真正实现“父母放心、企业省心、家乡振兴”的多赢局面。

  修水的实践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。省委、省政府相关领导先后多次调研,为模具产业发展把脉定向。

  启示:山区工业发展新范式

  修水的实践为山区县工业化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
  低下头、沉下心,发现和发挥比较优势。修水虽然没有区位和基础优势,但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乡贤资源,通过精准定位模具产业,实现了错位发展。

  俯下身、静下气,深知创新是突破瓶颈的关键。修水创新推出的共享模式、链式招商、要素保障等机制,有效破解了山区县发展工业的共性难题。

  弯下腰、守住魂,县委、县政府保持战略定力。三年来,修水坚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一届接着一届干,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效。

  如今,一座现代化模具新城已在修水拔地而起。到2027年,这里将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模具产业基地,实现产业营收过百亿元的目标,成为赣北山区产业突围的典型范式。修水的实践证明,只要找准路径、创新方法,山区县同样能够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,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城市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