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州镇文峰社区:进社区,听民意,“闲置地”变身“民生场”

2025-09-25焦点资讯修水浔众在线

9月份,县政法单位、宁州镇政府在文峰社区深入开展“进社区、听民意、话平安”活动,把七圣庙“闲置地”作为基层治理重点问题进行调度和化解,切实提升社区平安建设水平,提升居民满意度。

一面“哨”:听民声,察民情,民生痛点就是治理重点

在宁州镇文峰社区七圣庙旁,一块约3000平方米的闲置地,曾是萦绕在居民心头多年的“堵点”与“痛点”。这里杂草掩映着垃圾,私自开垦的菜地与随意堆积的杂物并存,乱烧秸秆、熏制物品产生的异味与蚊虫困扰着周边邻里。车辆乱停乱放不仅压坏了路面,更曾在汛期引发围墙塌方,安全警钟敲响。加之位于山体下方,高处气象局宿舍区的老旧排污管时常破裂,污水漫溢,让居民们苦不堪言。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深切感受到居民的焦虑与期盼,这块地的“脏乱差危”问题,已不仅是环境问题,更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和为民初心的“试金石”。

改造前

一声“应”:机制赋能,部门联动,凝聚合力破难题

面对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棘手的现实困境,单靠社区一级力量难以彻底解决,在社区网格员的全面摸底调查下,宁州镇果断吹响了“诉求哨”。县创建办作为城市管理的牵头部门迅速协调,推进“应哨报到”。主要领导带队现场踏勘,与镇社区干部一同深入群众听取意见,现场办公研商方案。这正是“乡镇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的生动实践:以基层“哨声”为驱动,以部门“报到”为支撑,打通条块分割,凝聚治理合力。

基于社区网格员对情况的熟悉和建议,县创建办与宁州镇共同确立了“变废为宝、服务民生”的改造思路。将闲置地精细化提升为集“惠民停车场”与“集中晾晒点”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,同步根治停车乱、晾晒散、排水堵、管网破等系列问题。针对高位水管难题,通过机制协调气象局、供水公司等部门联合“报到”,现场确定管网改造方案,将“扰民管”变为“安心管”。


一片“心”:实事办实,亮点纷呈,共建共享幸福家园

“哨声”引领,联合有力,成效随之显现。如今,曾经的“烦心地”已实现“暖心蝶变”:

--停车有位,民心安放: 新增60余个规范停车位,有效缓解了宁红大道沿线“一位难求”的困境,居民回家路更顺畅。

---晾晒有架,文明有序: 两排整齐的公共晾衣架,既满足了家家户户的“晒被”需求,也晒出了社区文明新风貌。

---安全有障,隐患缓解: 新建的挡土墙、排水沟、防护栏等设施,牢牢守护住居民的安全,汛期的担忧成为历史。

---管网更新,忧患得解: 相关供水管网得到彻底改造,上游居民用水更安全,下游路面告别“湿臭”困扰。

改造后


七圣庙地块的成功蜕变,是“创建为民”理念的基层落地,是城市创建常态化管理中“乡镇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效能的有力印证。它告诉我们,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,用真情听“哨音”,用实干抓协调,用成效验“报到”,将理论机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“金钥匙”。通过社区网格员的深入调研和细致服务,县创建办与宁州镇的大力支持,不仅改造了一块闲置地,更凝聚了一方人心,提升了社区温度,与居民携手绘就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新图景。

此帖由网友 “看我不爽就滚i ” 发布

打赏支持TA创作

阅读原文阅读 1026评论 0 0
写留言
留言抢沙发~

精彩推荐


头条找工作找房子社区发现
城市通